******有限公司采购相关管理办法,我行拟对《 风险缓释及押品管理优化提升 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供应商,诚邀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方案洽谈。
一、资质要求
1、注册资金人民币200万元(含)以上,财务状况良好;
2、公司经营正常并存续2年(含)以上;
3、企业或者其法人近两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未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无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等行为;
4、公司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拥有充足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资源;
5、同一法定代表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在同一次项目中参加报名;
6、参与报名的供应商能作为签约主体参与后期的商务流程;
7、设备和产品应满足《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银行供应商管理相关要求;
9、如报名供应商为首次与我行合作供应商,请按附件格式提供“供应商尽职调查报告”。
二、技术要求
1、供应商需具备信用风险缓释及押品管理优化相关项目建设经验,拥有同业实施案例。
2、供应商具备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实施辅导相关项目建设经验,拥有同业实施案例。
3、供应商提供的项目方案必须覆盖监管相关发文要求。
4、供应商中标后应有足够人力立即投入项目。
5、供应商中标后应提供充足的培训内容,提供完备的咨询服务。
6、核心成员需具备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实施中信用风险缓释及押品管理优化相关项目经验。
7、供应商同意本次项目开发所形成的相关成果,包括应用系统和技术文档归属我行,我行是该成果的著作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技术秘密及其其他相关知识产权的所有人。
******银行面试,人员面试不合格的公司不予准入。
三、报名方式及起始时间
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在 2025 年 5 月 24 日之前,通过报名链接“点击报名”方式进行报名,报名链接如下:******/cpms/ananymous/cms/,并按要求填写相关报名材料。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学辉 0574-****** (采购部)
龚家颖 0574-****** (业务部)
信用风险缓释管理全面优化 项目主要需求概述
主要需求包括:
1、梳理缓释管理现状与监管验收要求的差距。对全行各条线信用风险缓释管理情况及相关系统功能******银行的实践经验,从多维度开展差距分析,确定总体优化方案。
2、优化缓释管理相关制度。对全行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相关的制度进行梳理及修订,使之满足合规检查要求,包括信贷业务、金市业务等。提出全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缓释分类及准入标准建议,以全业务覆盖、全种类覆盖为目标,全面提升全行信用风险缓释管理能力。梳理现有系统录入规范、押品数据质量等,完成担保分类、信息录入标准等业务需求撰写。
3、优化缓释工具合格认定。对现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合格认定规则进行梳理,并进行优化,包括贷前、中、后各阶段,以及字段采集、核查、认定规则等各环节。完成合格认定的业务需求撰写,后续在缓释系统实现逐类认定、通用认定、逐笔认定,展示合格认定结果。
4、优化押品估值管理体系。梳理现有押品估值管理体系,提升估值的精细化与规范化管理,包括估值的方法及频率、内部估值模型、外评机构管理、外评内审标准等。梳理缓释管理系统现有估值功能,完成估值流程、估值模型、外评管理等撰写系统优化需求。
******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等监管要求,增加押品集中度管理及压力测试。押品集中度管理包括集中度指标、阀值设定和应对措施;押品压力测试包括压力测试情景设置、传导机制、应用方案以及开发相应的压测工作模板,以及开展一次押品压力测试。
6、优化押品风险监测。押品风险预警方面,从价值、登记、保险、权证保管、抵质押率、处置回收率等维度制定关键风险监测指标,提出建立或优化押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议,动态关注押品类型、押品所在区域等组合层面的风险,以及押品价值、状态和权证等单一押品层面的风险;押品风险监测及统计分析方面,提出押品明细及汇总报表模版和押品管理报表体系建议,实现对担保结构、区域分布、价值变动以及预警特征等多维度监测分析,统计分析报表应考虑按机构、业务条线、行业、客户评级等不同维度展示的押品分布情况、押品风险状况、押品价值管理、缓释覆盖效果状况、监管及风险相关统计报表等。
7、提供信用风险缓释管理合规支持及系统UAT测试支持。按照监管要求、差距分析等,完成项目整体的自评估工作,支持我行内部验证、审计、后续监管验收相关工作。根据项目方案完成信用风险缓释系统全面优化开发后,提供UAT测试支持。
8、培训和知识转移。结合我行各条线、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角色,制定详细的项目培训计划和方案,开展一般性培训;培训内容应至少包括项目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培训范围需覆盖全行;项目成果需向我行进行充分知识转移。
9、除上述需求外,其他信用风险缓释管理全面优化所必要的内容。
******银行信息科技服务提供商尽职调查报告
一、基本信息
1.1服务提供商基本信息
服务提供商全称 | |
成立日期 | | 法人代表 | |
公司类型 | | 注册资本&币种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公司地址 | |
联系人 | | 联系人电话 | |
公司主营业务 | |
1.2监管评价
(是否出现在监管机构的黑名单中)
(最近二年在政府或金融同业合作过程中是否受到处罚)
(是否存在未决诉讼)
1.3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信息
(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是否存在经营危机,该危机是否危及该服务提供商的正常经营)
1.4主要客户清单列表
(主要客户群体)
二、服务提供商持续经营能力
2.1财务情况
(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三、服务提供商内部控制和管理能力
3.1服务提供商内控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内容如覆盖以下3.2-3.6内容,则将评估报告内容对应填写至各个部分)
3.2服务提供商的组织结构
(内部控制部门,如是否建立了内部的使用工具的安全测试部门、内控部门、审计部门)
3.3 IT制度体系建设
(是否对其公司及项目的安全管理及流程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项目过程中的项目管理(PMO)体系,包括例会、沟通渠道等)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3.4培训体系建设
(是否对其员工定期开展技术技能以及安全防范相关的培训,提供培训计划或培训材料)
3.5服务提供商人员离职率
(了解公司技术人员的离职率)
3.6IT风险管控
(包括对公司本身的IT风险管控及所承接外包项目的IT风险管控情况)
四、服务提供商信息技术能力
4.1服务能力和支持技术
(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资质证明,专业认证等)
(描述使用的工作方法、应用软件、技术文档、评估模型、评估工具等使用情况、知识产权等)
4.2服务经验与市场评价
(服务提供商主要的服务行业、主营业务、服务客户)
(类似的服务项目经验及项目合同证明材料)
五、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该项评估内容用于非驻场信息科技外包)
(描述内容可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情况、安全事件响应和恢复能力、实践经验等)